記者獲悉,作為華夏首家電線電纜博物館,上海電線電纜博物館即將在奉賢建設。博物館建成后,將通過多媒體和5G技術結合,打造成以各種電線電纜實物展品為主,輔以電線電纜上下游產業等相關展品的綜合性大型博物館。
上海電線電纜博物館位于上海奉城工業園區,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分為電線電纜展廳和企業展廳兩層。博物館是經上海市文物旅游局、上海市委宣傳部批準的私營非企業單位性質的重要項目,由上海市電線電纜行業協會領導,上海浦東電線電纜集團協會執行副會長出資運營。
電線電纜博物館建成后,將以時間為軸。自古以來,人類通過鉆木取火尋求光明,在電燈被發明后,催生世界電纜產業的起步和發展,回顧中國電線電纜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博物館收集了19世紀以來國內外開發生產的800多種電線電纜產品,從1897年上海首根地下電力電纜投入使用到1939年昆明電纜廠生產的首根國產電纜;從中國首代紙絕緣、長途通信電纜到近年來開發的各種新型電線電纜產品、超導電纜等。同時,它也將被使用AR增強現實,數字全息,裸眼3D展示等數字媒體技術。
記者了解到,電線電纜是國民經濟中的配套產業之一,廣泛應用于能源、交通、通信、汽車、核電、軍事、石化等行業。上海浦東電線電纜集團作為國內電纜行業生產規模大、品種齊全的企業,近年來不斷轉型升級,深入研發,填補國內外電線電纜領域的技術空白,參與編制30多個國度和行業標準。在上海電線電纜協會、上海電纜研究所和全國電線電纜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上海浦東電線電纜集團將花大約一年時間建設博物館。
承辦上海電線電纜博物館是系統介紹中國電線電纜民族產業的發展歷史,是電線電纜制造業歷史文化、技術傳承、工藝技術等方面的珍貴收藏。 博物館館長、集團董事副總裁陳建義表示,博物館的建成將成為理解電線電纜產業歷史、加強民族產業意識的科普教育基地。